​中国十大自律达人视频(中国十大自律达人视频播放)

2024-01-20 13:28 来源:蝶族生活网 点击:

中国十大自律达人视频(中国十大自律达人视频播放)

本文目录一览:

1、自律是很不容易的,想要自律,需要经历哪些阶段? 2、一个自律的人有多可怕什么梗 3、《曾国藩家训》14之自立立人,自达达人

自律是很不容易的,想要自律,需要经历哪些阶段?

一、自律状态

最近在想一个问题。为什么我越来越不喜欢制定自律计划了呢?可我想做的事情却还在继续。

我在某个短视频软件上,看到很多自律达人。列出的计划都是满满的,他们付费去学习时间管理。什么番茄,什么青蛙之类的时间管理法。非常系统。我想把他们称为学院派。

而我呢?我觉得自己是江湖派。学院派的那些时间管理法。说实在的,我真的一点都不懂。而且我也不打算学。我们之间,谁的方法都没有错,方法因人而异。自律,本就是一个人格化的东西,没有最好,只有最适合,这点像极了爱情。

我就是从最简单的早期开始。然后一步一步添加计划,每天写自律的文章。我没有在纸上写上满满的计划,也没有列表然后在计划边上天天写总结,写心得。

二、自律路

我做得最多的是,设置闹钟,然后备注上计划名称,在持续执行的过程中,强烈保持收放自如的专注度。我把自己当作小白鼠来做实验,然后把自律经历,和自律过程中的想法。写成文章分享出来。

这样,不仅能激励到自己,也能激励到更多的人。其他自律达人都在做时间管理的知识付费,而我却把自律文章写得掏心掏肺。

有时为了完成写文章的任务,在第2天凌晨零点到来之前,对着电脑打字,额头都砸在桌上好几次。又怕写了没有逻辑性,还要重新再看一遍再写。现在正在适应语音写作。

我认为自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。

第一阶段是有形式感的,有仪式感的自律。比如你要执行什么计划?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或者各种打卡软件列出来。然后强迫自己在规定时间内,保持专注度持续执行。这个时间段也可以写作,像我这样。

第二阶段把各种形式的列计划行为都去掉,各种打卡软件都关掉。然后各种自律行为持续保持,保持收放自如的专注度,惯性化自己的自律行为和自律思想。把自律感训练出来。这个阶段也可以写作。

第三阶段就是自律感训练出来以后。让自律感,加上其他的任何有意义的行为。不断执行,保持自律状态。这个阶段也是可以写作。

三、去形式的自律状态

我认为我现在处于第二阶段。开始撤掉所有的形式主义,去掉列表去掉打卡软件。但是自律行为,还在执行,思考力训练还在继续,这一切都带着它的惯性。

如果没有第一阶段的自律,可能第二阶段,我去掉了一些形式的自律行为,比如写作。那么现在也不能持续执行,保持自律状态。

如果我们想要成为一个自律的人。需要从制定小计划开始,过程中要做好思考力训练。自律不仅仅是行为上的自律,更是思想上的自律。

如果你跟我一样都是江湖派的自律者。一定要学着走到一种去形式主义的自律状态。不能自律了三五年,还要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在列表,在计划表写着完成的心得。

在我看来时间是很宝贵的。当我们的自律行为能持续执行,保持自律状态,那就用更多的时间去做思考力训练。而写作就是一种思考力训练,它可以贯穿自律过程的三个阶段。

当我们去掉自律过程的很多形式之后,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时间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。

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自律起来,通过写作来做思考力训练,不断优化自律计划,形成你独特的人格化自律行为。

因为自律,是一个人格化的东西。每个人的自律行为或者思想都会不一样。对于很多自律达人的自律行为和自律思想,我们不能照搬,我们只能参考,然后形成自己新的东西。这点非常重要。

[img]

一个自律的人有多可怕什么梗

真正自律的人有多可怕?

自律,就是严于律己,用理性控制自己的一言一行,说到做到,说一不二。

自律,于他们而言,不过是日复一日坚持的习惯。

他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假期,也不会因为任何突如其来的意外而丢掉自我,永远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。一旦做到高度自律,你的人生就像开了挂,让你的敌人胆怯,让你的对手望而生畏,没有做不成的事,没有成就不了的事业。

一般成大事者,都有过人的自律能力,你自律的程度,决定你人生的高度。

打开自律的正确方式

1、知道自己到底为什么要自律

我们不能看到别人自律,觉得很佩服就开始为了自律而自律,要弄明白自己自律到底是为了什么,是为了把囤积的书看完,是为了熟练掌握英语,还是为了什么。

只有非常清楚自己的目的,才有非常强烈的欲望,才能有即使风雨兼程也要完成目标的动力。

2、设定合理目标

根据自己的时间、精力设定合理的目标才是能自律的正确方法,有时候不是我们不自律,而是定的目标太可怕,再自律也完不成,自然会开始怀疑自己的自律程度了。

就像我,后来改成了一周看一本书,一天背10个单词,一天运动30分钟,看起来没做什么,但是这样我都能完成,长期坚持下来引发的质变却是惊人的。

3、关注目标,而非过程

我们有时候就是太死磕了,中断一两天就觉得自己自律又失败了,于是开始浑水摸鱼直到放弃。中断几天没关系,我们继续执行行动就好了。从长远来看,你还是在成长的这条轨道上。

4、反馈,鼓励自己

在工作中,我们要及时给领导反馈,做到事事有回应。在自律完成目标这件事上,也要学会给自己反馈,告诉自己坚持就有变化,比如对比自己运动前和运动2个月后的变化。

《曾国藩家训》14之自立立人,自达达人

他在成功后,除了注意自己的修身养性,养成高度的自律和规律的自省外,特别重视对亲人子侄的教育。

在送给儿子和兄弟的信中,不乏敦敦教导之言,不缺勉励规范之语,为曾氏家风的建立和巩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

在众多弟子中,优秀尤以李鸿章为最,成为了继曾国藩之后晚清政坛又一颗耀眼的新星。

曾国藩多次在给兄弟的信中提到,办大事,以多选替手为弟一要义。

他强调,人在成就事业的过程中,多多的选取能够帮助自己成就事业的人最为重要,一人力孤,众人势大。

所以,他对幕僚和弟子的培养教育不遗余力,所谓自立立人,自达达人。

一有机会就推举身边的朋友幕僚去担当高位,一时有称“天下督抚,半出曾幕。”,可见曾氏人才之众,用人之明,影响力之大。

其中,以李鸿章的晋升以跌宕起伏著称,他与曾国藩有多次分分合合,后人评他三进三出。

李鸿章为极其聪明,有才,曾国藩对他极为欣赏。但是他立场不坚定,不想与老师共患难,一有合适的机会就想要出去自立门户,一遇到危机就想办法溜之大吉,以至于曾国藩都对幕僚说,“此君难以共患难耳”。

李鸿章“三出”是因为自己对时机的抉择和对危险的逃避,那他的“三进”就足可见曾国藩的心胸气度了。哪怕这个学生曾于危难之际弃而去,也会再次对他敞开大门,并且不遗余力的去教导提拔他。

那是因为,他始终坚持“仁者,所谓欲立立人,欲达达人”的信念,并将这种信念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去。

无论这个对待自己怎么样,只要他有才,就给他机会。一生很好的践行了自立立人,自达达人的人才观。